普遍預期理應要為 2024 年的蘋果智慧型手機主力 iPhone 16 系列提供「苦盡甘來」效果的 Apple Intelligence。在知名分析師郭明錤(Ming-Chi Kuo)最新公布的 iPhone 16 產能調查資料中,卻呈現了蘋果可能得要繼續咬牙苦撐的趨勢。繼續閱讀據報 iPhone 16 已砍單約 1000 萬部產能,郭明錤:iPhone 仍需更多硬體創新報導內文。
▲本篇圖片來源:Apple
據報 iPhone 16 已砍單約 1000 萬部產能,郭明錤:iPhone 仍需更多硬體創新(編輯觀點)
雖然慢上了一拍,但預計在下週就要在 iOS 18.1 正式版本登場的 Apple Intelligence(雖然還是測試版)。普遍預期,理應要為 2024 年的蘋果智慧型手機主力 iPhone 16 系列提供「苦盡甘來」的銷售效果才是。
不過知名分析師郭明錤(Ming-Chi Kuo)最新公布的 iPhone 16 產能調查資料中,卻呈現了蘋果可能得要繼續咬牙苦撐的趨勢。
根據分析師的資料顯示,自今年第四季到明年上半 iPhone 16 的產能居然大砍了約 1,000 萬部的數字。不過有意思的是,就他的說法,這個砍單的機型分布基本上主要是落在了標準款的 iPhone 16 系列中。
表示今年下半年 iPhone 16 生產量將從原本預期的 8,800 萬部調整至 8,400 萬部。並且在接下來的幾個季度都將會相對於前一年度同季的出貨量有所調低 – 所以才會有約 1,000 萬部砍單的這個數字。
講起來,若以 Apple Intelligence 還未正式推出的這個時間段來觀察,我們會有點偏向於,這也許意味著會考慮價位相對親民的中階蘋果智慧型手機的使用者,似乎並不太在意新規格如相機控制、動作按鈕等,讓中階機更接近於旗艦機型的高 CP 值路數?
不過就郭明錤的分析則是認為,雖然他樂觀指出 Apple 在裝置端 AI 的發展應該是最有機會取得成功的品牌,甚至有機會成為相當受歡迎的收費服務模式。不過針對 iPhone 硬體本身則是認為仍需要更多硬體創新才可能帶來出貨量的顯著成長。
Apple Intelligence 能否抵銷「後座力」成關鍵
不得不說,既然蘋果 iPhone 16 戰線分別有著四款螢幕尺寸與價位都分別有所不同的機型。也意味著他們可以相當彈性地調整生產策略。而就郭明錤的資料則是顯示蘋果已經在 9-10 月調整生產更多的 iPhone 16 Pro Max 機型。
不過郭明錤也提到,在 2025 年上半的時間點,包括蘋果與 iPhone 供應鏈應該都會有砍單之後的明顯後座力出現。甚至預期將會推出的 iPhone SE 4 還可能加劇這樣的現象(他認為是可能會讓 iPhone 的產品組合轉差)。所以目前看來,似乎各種跡象都顯示 iPhone 的銷量表現接下來都並不太樂觀?
這次郭明錤的觀察有一個重點,就是 Apple 會選在 Apple Intelligence 即將正式推出的前夕做出砍單策略,代表先前市場預期 Apple Intelligence 將推升 iPhone 出貨量的預測實現的機會不高。
不過就個人的觀點是覺得,如果預計要在 iOS 18.2 登場的三方 AI 服務的整合體驗,能夠更開放 ChatGPT 等熱門服務的系統權限提供更廣泛的服務,是至是語系支援(這個我很期待)的話。
雖然可預期每次要求 AI 協助都會有煩人的隱私提示出現,但也不失為讓 iPhone 可以在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更為完整之前,讓許多人深度體驗「It just works」的蘋果體驗哲學,提升產品的吸引力的策略。
持續調整產品策略的蘋果
個人會相當好奇,秋季發表會蘋果基本上全產品線都相對偏向於加強中階產品吸引力,並有點放緩旗艦機型進化幅度(沒有大改款)的策略。在階段性成績出現之後,是否符合蘋果的預期?現在看來下一個階段的觀察點,大概就是系統高度整合 AI 體驗的策略,能透過體驗帶動多少硬體銷量的效果這點。
不得不說,雖然蘋果並不會透漏未來的任何計畫,或者是銷售方面的產品策略等資訊。不過就秋季發表會以及包括 iPad mini(A17 Pro)還有接下來預計將推出的 M4 MacBook Pro 的產品策略。似乎都可以感受到蘋果真的有刻意「更」放緩大改款週期的全新節奏醞釀中。
要舉例的話,個人認為應該拿 iPad Pro 與 iPad Air 系列來舉例最容易懂。
因為這次 M4 iPad Pro 的改款間隔真的超久,基本上都接近於 iPad mini 系列了。雖說外在設計並不能說是有太大的變化,但包括顯示規格、重量薄度乃至於最早取得 M 系列晶片等,都算是相對激進的改款幅度。
對照這次蘋果秋季發表會的路線。雖然確實會如同分析所說的那樣,讓人覺得在硬體改款幅度方面覺得有些不足。但如果就以往蘋果隔年會推更偏向於效能與使用體驗導向的「S」世代更新來看。這次的 Apple Intelligence 以及硬體的提升幅度,也的確會給人這樣的老節奏感再現的感覺。
個人會猜測,蘋果在今年的產品策略很可能是偏向在同時獲得更友善於研發成本攤提的好處下,希望嘗試透過產品組合測試市場反應。不過現在看來,即便中階機確實有變得更以下犯上,但大部分蘋果的消費族群還是偏好更高階的產品?
而以目前普遍預期明年 iPhone、Apple Watch 乃至於 AirPods 的高階(Ultra?)產品線應該都會迎接大改款的節奏看來。依照這樣的消費者傾向,再加上明年 Apple Intelligence 的支援將會全面到位。也許明年的蘋果產品銷量將會相當恐怖?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呢?
引用來源:郭明錤(Med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