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標準款 iPhone 16 系列與高階款 iPhone 16 Pro 系列在上週末正式啟動預購。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Ming-Chi Kuo)則是很迅速的就放出了初步的 iPhone 16 系列預購統計數據。繼續閱讀分析師:iPhone 16 Pro 預購表現低於預期,但 iPhone 16 Plus 爆發增長 48%報導內文。
▲本篇圖片來源:Apple
分析師:iPhone 16 Pro 預購表現低於預期,但 iPhone 16 Plus 爆發增長 48%(編輯觀點)
每次 iPhone 啟動預購,很多人都會依照自己下單之後可能需要等待的時間來評估,這次的銷售算是火熱,還是蘋果這次「又」跌落神壇(幾乎每次 iPhone 發售都會有這樣的預測吧?)。
隨著標準款 iPhone 16 系列與高階款 iPhone 16 Pro 系列在上週末正式啟動預購(而且似乎有的人已經收到開始出貨的通知)。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Ming-Chi Kuo)則是很迅速的就放出了初步的 iPhone 16 系列預購統計數據。
根據分析師郭明錤的資料。對比去年度 iPhone 15 系列去年首週預購的表現,新世代的 iPhone 16 Pro 與 iPhone 16 Pro Max 分別都下降了 16% 與 27% 的預購量;iPhone 16 與 iPhone 16 Plus 則是分別成長了 10% 與 48%。
郭明錤則是初估雖然跌幅最大,但預購量依然是最高的 iPhone 16 Pro Max 在首週的出貨量約有 1,710 萬台;總量則是約為 3,700 萬台。
平均等待出貨時間的部分,去年需要等到 7~8 週,可說是最受歡迎的 iPhone 15 Pro Max。其增大螢幕的後繼機型 iPhone 16 Pro Max 雖然仍是分析統計數據裡面的 iPhone 產品之最,但還是縮短到了 3~4 週的時間;其餘 iPhone 16 機款則是都預估約 3 週內甚至是 2 週內即可出貨。
從郭明錤所公布的首週末預購銷量、平均等待出貨時間與預購前備貨量推估數字。他分析 iPhone 16 系列首週預購量相較去年之所以衰退了約 12.7%,是因為 Pro 系列銷售力道低於預期。
郭明錤還點出這可能是 Apple Intelligence 無法隨著 iPhone 16 推出同時釋出,還有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同時影響 iPhone 銷量的多重因素所致。
▲圖:話題性很高的 HUAWEI Mate XT 三折手機也在差不多的時間點發表(來源:華為)。
這部份筆者認為,iPhone 16 系列就主場英文區域主打的生成式體驗大家可能還在觀望(雖然可以用測試版玩),甚至真的在意 Apple Intelligence 的人,也可以挑 iPhone 15 Pro 系列獲得不見得必須升級新機。加上這次搭載 A18 仿生的標準款 iPhone 16 也能支援,都讓升級 iPhone 16 Pro 系列的必要性有所下降。
然後即便這次 iPhone 算是有點技術性的提早發表,但包括中國等各國品牌都還是抓準 iPhone 發表時間點在猛攻 – 一家可能影響不大,但很多家圍攻再加上主打的蘋果 AI 體驗不僅沒能跟上首發更有待驗證,而且還不支援多國語言。都是會造成消費者觀望的可能因素。
針對等待出貨時間縮短的部分,分析師郭明錤也提到雖然與備貨量增加有關,但關鍵點依然是在於需求可能過於樂觀這點。但有提到,從 Pro Max 下放到 iPhone 16 Pro 的 5x 潛望鏡相機生產良率的改進,也是備貨更為穩定的關鍵點之一。
郭明錤透漏蘋果供應鏈的供貨節奏應該短期內不會有太多調整。主要是 Apple Intelligence 正式推出的時程很可能會直接狙擊後續的促銷季的時間點。認為這個時間點會是觀察 iPhone 需求變化的重要觀察時間點(翻譯:是不是真如一些觀點所 唱衰 講的跌落神壇,就看這裡了)。
▲圖:iPhone 16 Pro 系列持續進攻更為專業的行動拍攝規格。
有意思的是,雖然就筆者個人的觀點是認為,這次因為 RAM 夠多等因素正式踏入支援 Apple Intelligence 支援的標準款 iPhone 16 與 iPhone 16 Plus。
因為驚喜地跟上 Pro 系列的動作按鈕以及有點以下犯上的最新「相機控制」按鈕體驗後,再加上既有的價位優勢(還沒漲價),而變得更香。 感覺會對於 iPhone 的銷量會有很大幫助。
不過就郭明錤的分析是提到標準款 iPhone 16 系列首週預購量成長對於出貨幫助有限。
他認為,假若送禮旺季+Apple Intelligence 正式推出時仍然無法起到出貨增長的幫助的話。還加碼預測 2025 年 Apple 將會有更激進的 iPhone 產品策略來提振產品的需求 – 看來所謂的 Ultra / Slim 款 iPhone 會不會登場,應該就要看這次 iPhone 16 的表現了?
蘋果的隱藏版「Tick-Tock」更新週期形成?
雖然在 M 系列晶片方面,蘋果早就用行動破除了所謂摩爾定律的更新節奏。另一方面,從 iPhone XS 系列以後,似乎 iPhone 也不再有隔年外在改款/內在提升的慣例存在。
特別是這次在 iPhone 16 標準款/數字系列上,這次新品都直接搭載「相機控制」後。更是不像之前那樣,會將動態島等體驗先給 Pro 系列獨占至少一年。因此總覺得讓人有點難以捉摸 iPhone 的產品更新節奏。
不過就近來的觀察,個人會覺得 Apple 針對旗下產品的鋪陳似乎漸漸採取了新的「焦點式」策略。像是這次的秋季產品發表會,就看得出來蘋果相當明顯為中階產品,營造出更為超值的甚至到上犯高階產品的優勢的感覺 。
這部份在 iPhone 系列可能不算特別明顯(雖然直接加入「相機控制」個人覺得很罕見啦)。
但像是 AirPods 4 就用更低的價格引進了 Pro 款的主動式降噪的規格;Apple Watch Series 10 螢幕範圍甚至稍稍大過 Ultra 款(但機身比較小),還導入了支援每秒更新一次隨時顯示+亮度更均勻的更廣視角體驗的 LTPO3 OLED 面板。
另一方面,高階款的 Apple Watch Ultra 2 與 AirPods Max 雖然也有「更新」,但幅度小到讓人很難不去聯想,Apple 似乎有刻意保留給高階款(與最入門款)才大改版的鋪陳。
這部份,個人覺得蘋果一方面除了技巧性地延長入門、中階、高階產品系列的更新週期,讓零件成本等各方面都能有相當程度的喘息空間(不覺得這很 Tim Cook 嗎?)。
另一方面,為的就是盡量不要造成接近等級的產品之間過度競爭的問題 – 就,如果這次真的推出了所謂的超薄美型外觀大改的 Slim 版 iPhone。相信原本蘋果消費者就偏向於高階為主(中階是最完美的配角)的傾向也將更為嚴重。
實際上,從這次 iPhone 16 Plus 首週的預購量成長來看,雖然對於分析師的觀點來說認為對於整體出貨量幫助有限。但如果看成 iPhone 16 Pro 以及高階 AirPods 與 Apple Watch 都是想透過相對小幅度改款,有意要讓中階標準款產品系列的銷量吸引力提升的話。那麼從這次首週預購的初估表現看來,蘋果算是達到了他們的目的。
而接下來輪到高階產品系列帶來相對大改款的時候,不僅已經給中階機相當一段銷售時間。如果搭配更入門 SE 系列一起推出,更能拉開高階與入門產品間的價位與規格差異感。
簡單的講,就目前看來蘋果產品鋪陳似乎是偏向於「更突顯中階價值」與「高階大改款搭配入門款更新」的新節奏在前進 – 雖然不代表未來標準款 iPhone 系列就不會跟著 Pro 系列一起推出,但猜測都會相當巧妙的避開同時大幅度升級。當然,這是筆者觀察近期蘋果產品鋪陳的猜測啦!至於實際上是不是真的會這樣走下去,就一起看看吧。
引用來源:郭明錤(Ming-Chi Kuo)|經由:9to5M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