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 Google 似乎從 Bard AI 到 Gemini AI,似乎心力更多花在了站穩腳步?不太有數年前搖搖領先的氣勢。至於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這樣的尷尬狀況,熟知該公司發展的 Gmail 創始人 Paul Buchheit,近日就在 Podcast 發聲,提到了其中關鍵。繼續閱讀 Gmail 創始人點出 Google 為何在生成式 AI 戰役落後的關鍵點報導內文。
▲圖片來源:
Gmail 創始人點出 Google 為何在生成式 AI 戰役落後的關鍵點
從當初 Google 看似就要搞出 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通用 AI 的「工程師被說服 Google 人工智慧已有自我意識」這件事情看來。先前的 Google 在此領域基本上就是一直呈現「怎麼輸」的姿態。
然而輪到微軟挺著 OpenAI 一起使出生成式 AI 發展連擊的這兩年多來。我們卻看到 Google 似乎從 Bard AI 到 Gemini AI,似乎心力更多花在了站穩腳步?不再有數年前搖搖領先的氣勢。
至於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這樣的尷尬狀況,熟知該公司發展的 Gmail 創始人 Paul Buchheit,近日就在 Podcast 發聲,提到了其中關鍵。
報導引述 Paul Buchheit 的說法。他定調在 1998 年定位自己是 AI 公司的 Google,在 2015 年改以母公司 Alphabet 為母公司的新企業架構之後,可能就是他們迷失發展方向的關鍵時間點。認為由 Sundar Pichai 掌舵的公司,將發展重點放在了透過大量數據、高水準人才與運算資源嘗試壟斷市場的方向。
▲圖:Paul Buchheit 的觀點似乎解釋了 Google AI Overviews 為什麼好像做的不是太好的原因?
他指出當一間公司擁有如 Google Search 這樣猶如金礦般的事業時。便會遇到給予正確結果與營利之間的兩難 – 特別是當你發現有時候比較糟的回答,可能會引發更多廣告點擊的時候。既然有這樣的「邪惡」誘惑了,那也可想而知他們會如何看待像是 OpenAI ChatGPT 這樣,直接給出解答的聊天機器人服務了。
Paul Buchheit 點出 Google 面對像是 AI 這樣顛覆一切的技術時,很有可能被解讀為減少廣告點擊的技術。這樣的觀點也被視為可能導致被視為應該是會引領 AI 發展的 Google,怎麼近年發展起來好像一直有綁手綁腳無法伸展的感覺。
是說,彷彿擁有一輩子不愁吃穿的現代金礦的大型企業不思改進或是有點刻意拖慢發展的狀況,個人覺得倒也不見得一定會導致不好的結果。像是隔壁棚原本高度快速發展的電動車總覺得也相當類似,當衝在前頭的人遇到瓶頸的時候。這些常常把「要負責任」、「慢慢來」、「這樣不對」或是「該發展別的方向技術」等的藉口,倒也是有機會搖身一變成為真知灼見。
至於這些策略背後的原因是不是真的完全都是全然的善意,或是想要給使用者最好的解決方案。某種程度來說,在大者恆大,創新者可能隨時被碾壓的態勢下,好像也不是這麼重要了?
喔對了,跟大家講一下已經沒有在 Google 頁面中,他們早期奉行的「不作惡(Don’t be evil)」準則,其實也是出自於 Paul Buchheit 之手 – 我就講講而已,沒別的意思。
延伸閱讀:
據報 Apple Intelligence 將錯失 iPhone 16 跟 iOS 18 首發機會,至少需等 iOS 18.1 才會正式推出(編輯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