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VO 選擇以今年 VOLVO XC40 Recharge 以及 VOLVO C40 Recharge 新年式車款為核心,向一眾媒體嘗試以「科技」的角度切入,希望能讓喜愛這個品牌的朋友,能夠理解到標榜「以人為本」的 VOLVO 是如何以及為何會這麼專注於全然進化蛻變到電動化世代的原因。繼續閱讀 VOLVO 純電科技試駕體驗報導內文。
敢於領先!VOLVO 純電科技試駕體驗
搶先所有傳統車廠邁入電動世代的 VOLVO,選擇在小型純電休旅車款 EX30 去年發表時,直接不給自己任何後路,宣布將 2030 年將不再販售任何有內燃機的車款,並且於 2040 年就要領先各國標準達到全面碳中和的目標。
這策略引起了不少人猜疑,認為這樣將可能對於 VOLVO 長久以來的穩定銷量造成衝擊。
可能是因為如此,VOLVO 訓練經理 Walter 陳文堂(上圖)以今年 VOLVO XC40 Recharge 以及 VOLVO C40 Recharge 新年式車款為核心,向一眾媒體嘗試以「科技」的角度切入,希望能讓喜愛這個品牌的朋友,能夠理解到標榜「以人為本」的 VOLVO 是如何以及為何會這麼專注於全然進化蛻變到電動化世代的原因。
這次的試駕會中,VOLVO 針對結合以往造車技術與經驗之大成,再加上進入純電世代所獲得的創新技術整理為包括:電能科技、智駕科技、安全科技、聯網科技與清淨科技的五大類別。希望能讓大家感受到 VOLVO 以行車安全為先、車主健康為念出發的造車理念,是如何讓自己在包括新創車廠與傳統車廠的電動車競爭之中脫穎而出更上層樓。
▲圖片來源:VOLVO
首先,也是 VOLVO 品牌誕生以來價值之所在的安全科技部分 – 這其實不用多講,光是最近山崩意外下依然「挺住」讓車主得以脫身的新聞,就已經算是成為了 VOLVO 車室安全強度的活廣告。實際上這樣的表現以及長久以來在車主獨鍾如「坦克」般安全的車輛設計的安心感並非偶然。
「身為汽車安全領域的領導者,VOLVO 持續秉持以人為本的精神,1970 年成立「交通事故調研小組」,研究超過 43,000 多部車輛和 72,000 名乘客的實際碰撞事故,透過真實數據作為開發汽車安全的基礎,致力實現零碰撞的願景… 面對全新純電時代來臨,VOLVO 更針對電動車打造三大專屬安全結構,延續百年來對至高安全性的不懈追求」
VOLVO 車款原本就著許多有先於國際標準,以科學的角度分析車禍的傷害甚至是預想到可能的原因,提前為車主著想的各種科技如:WHIPS 頸椎撞擊防護系統、SIPS 側撞防護系統等技術。
站在這滿滿 50 年車輛安全大數據的基礎上,來到電能世代 WHIPS 頸椎撞擊防護系統、SIPS 側撞防護系統 VOLVO 則是還特別針對電動車架構選擇採用高強度硼鋼製造的籠型車體結構與電動車專屬的底盤設計。
雖然「專屬電動車」的車體底盤設計在近幾年來都已經算是電動車款的標配。不過一樣是從頭開始打造電動車款,累積了多年車輛實際碰撞資料並擁有自己碰撞試驗室得以驗證安全設計的 VOLVO,相對於其他車廠卻並非是「從零開始」的概念。
▲圖片來源:VOLVO
透過量產前至少上百次的實車撞擊測試,VOLVO 得以驗證自家電動車款針對電動車款最容易被質疑的電池安全設計是否擁有足夠的強度。
VOLVO 不僅針對電動車款的前方與側面結構都進行了重新設計(你問後方?嗯… 別的品牌我是不確定,但 VOLVO 以往車款應該都是「硬」到有口皆碑的吧~比讚)。
針對電池可能在車輛碰撞中承受的擠壓衝擊,他們則是透過鋁合金框架周遭的蜂巢式結構並將電池芯放在了堅硬的鋁製長盒中。還搭配高壓電路連鎖保護、高壓電路連鎖保護、預充電電路、防火防水高壓、電池芯電壓和溫度節點(CVTN)與三套迴路獨立冷卻等技術。方方面面都希望能保證電動車的核心「電池」的安全。
▲圖片來源:VOLVO
VOLVO 也在電池的排列設計方面有著相當獨特的做法 – 不若新創車廠那樣在車體中盡可能把電池塞好塞滿(甚至融入車架結構裡),讓人不免還是會有點擔心安全問題。
VOLVO 提到他們針對可用的電池模組空間區域,特別預留了 15 ~ 25cm 的空間做為安全的緩衝範圍,僅利用了約 60% 的面積。就是希望進一步將電動車的安全拉好拉滿。
是說,這樣的設計雖然讓人安心,不過另一方面還是會讓人擔心這是否代表電池的容量將會有所受限。對此,VOLVO 則是透過了「多層」結構巧妙解決了這樣的問題。而看到 VOLVO C40 Recharge 及 XC40 Recharge 依然能達到最高 82kWh(78kWh 可用)電量與至少破 500 公里的續航表現。也的確可以確認這樣的解決方案的確可行。
但這樣的設計是否會導致重心偏高而使的車輛有不穩定的狀況,也是筆者在試駕中很想要知道的答案。
VOLVO XC40 Recharge 科技試駕
在深入體驗 VOLVO 五大科技前,個人覺得車輛的駕馭感受還是最直接影響車主以及乘客是否會愛上這台車的重點因素。因此會放在試駕心得的最優先項目 – 畢竟這也是自己最想知道的重點。
實際上路後,個人對於 VOLVO 採用多層式的電池堆疊底盤架構是否會因為重心沒有完全放在底部,而可能導致不穩定的問題算是整個一掃而空。
VOLVO XC40 Recharge 車上所搭載 110kW 與 190kW 前後馬達所帶動達到 0-100km/h 僅 4.8 秒的加速性能就不用多說。個人相當訝異的是,這樣的休旅車款在應付緊湊節奏的彎道時,仍然提供了相當不錯的支撐性(雖然這樣多多少少在舒適性方面會有一些些折扣啦)。
要知道,VOLVO XC40 Recharge 還是相對 C40 Recharge 重心偏高的車款呢!這讓我真的印象相當深刻。
▲圖片來源:VOLVO
不過後來仔細想了想,畢竟 VOLVO 一直以來 坦克 以安全為先的設計理念本來就會導致車輛相對其他車廠重量較重。也許是因為這樣的關係,VOLVO 對於電動車的懸吊調整與底盤設定可能更是駕輕就熟。另一方面,電動車隨傳即到沒有檔位頓挫等問題的順暢輕巧動力表現,個人覺得也是非常適合堆疊安全性規格而導致車輛容易偏重的 VOLVO。也難怪他們會這麼積極地發展這方面的車款了。
此外,個人後續觀察 XC40 Recharge 與 C40 Recharge 的底盤模組也會發現,VOLVO 並非直接以蓋大樓的方式堆疊 – 在「高樓層」的電池模組部分,會集中在車輛偏中心的部分(有點類似金字塔?)。也許是因為這樣,才得以在多層結構下依然保持電動車超低重心的穩定駕馭感受吧?
雖然因為這個模組的關係,VOLVO XC40 Recharge 依然保留了傳統車款的後座果嶺突起(底下是電池啊)。但如果你仔細觀察一下會發現,VOLVO 也因為對於電池模組的設計彈性,得以爭取後座的腳踏空間,改善了許多電動車款一昧追求電池最大化與低重心導致後座容易有點「半蹲」感覺的腳踏深度,有效提升後座的舒適性。
在短暫的試駕過程中,個人對於 VOLVO 電動車款的易上手特性也非常有感。
預設的方向盤阻力相當輕手好控制,搭配電動車世代導入的單踏板電門、適中的懸吊設定及圍繞在 Pilot Assistant II 科技的各種主被動駕駛輔助科技。說真的,雖然單踏板收回踏板的減速幅度會需要一些時間適應。
但基本上 VOLVO XC40 Recharge 要能順暢駕駛的難度真的超乎想像的低。個人認為快的話,搞不好到經銷商試乘的過程中你就能很快適應這樣友善使用者的駕馭體感。
無論是很好上手的操控或是從更完善的安全角度切入,VOLVO 可說是以相當廣的範疇多方面解決車主對於踏入電動車生活的遲疑。這部份也可以從積極與 Google 合作針對電動車款導入的 Android Automotive OS 系統包括電動車導航、OTA 更新甚至是 Google Play 應用安裝等先進體驗感受到。
▲圖:原廠表示 VOLVO XC40 Recharge 車門擁有可以塞進 15 吋筆電的魔術空間,實際驗證也的確沒問題!(這個讚)
除了能搭配車內的 harman/kardon 享受 Android Automotive OS 系統帶來的滿滿娛樂功能外。原廠也透過行動網路的支援提供可以偵測碰撞(氣囊是否啟動)的緊急自動撥號以及 On Call 專人服務的 Volvo On Call 功能。都是讓人非常安心的科技應用方式。
試駕過程中實際體驗 Android Automotive OS 在 VOLVO XC40 Recharge 的功能。除了能夠在導航時快速直覺看到用電量等數據讓人對於使用電動車款的里程焦慮大大減低外。更能透過 Google 語音助理快速的調整相關設置(目前支援英文指令;中文則是可透過鍵盤語音輸入的方式達成)。
從這次的試駕中,電腦王阿達團隊確實體會到造車理念與電動化相當契合的 VOLVO 電動車款,實際上也拿出了令人激賞的表現。更在車款的多樣科技細節之中,體會到了傳統車廠積極轉型深度導入永續理念的決心。也很期待未來 VOLVO 能持續為台灣市場帶來更多樣的電動車款選擇(EX30 敲碗!)。
車潔淨,企業也必須積極跟隨
包括 VOLVO XC40 Recharge 等 VOLVO 新世代車款,都擁有從裡到外方方面面針對無毒且無不適氣味的材質挑選,以及在啟動之後能在 6 分鐘達到過濾 98% PM2.5、11 分鐘就能達到 99.9% 過濾效果的 Clean Zone 純淨車室系統。
隨著電動化發展的進程 VOLVO 也針對十分符合品牌形象的企業永續部分,與經銷夥伴攜手合作朝著碳中和目標邁進。
▲圖:經銷力挺 VOLVO 碳中和目標,同時也能節省能源開支達成雙贏(左起,凱桃汽車董事長張德寶先生、國際富豪汽車通路暨事業發展部呂理鴻總監、國通路暨事業發展部方品淇經理)
為了達到 2040 年碳中和的目標,VOLVO 透過制定嚴苛碳定價的方式來督促自己的進度。在台灣的經銷商更是自 2021 年解封後又大力推進這方面的發展。
國際富豪汽車通路暨事業發展部方品淇經理在這次關於 VOLVO 經銷體系一同邁向企業探中和願景的分享中提到。VOLVO 認為汽車電氣化是不夠的,因此才會進一步立下企業階段性針對營運以及汽車生命週期的碳足跡降低目標。
針對設計、材料、產品結構、製程與供應鏈的部分,採取高於標準的永續準則目標 2025 年減少 40% 碳排放,朝著企業 2024 年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舉例來說先前發表的 EX30 就已經有 17% 使用可回收再利用材質,可回收比例則是來到 92% 用水也減少了 23%。
而因為下游廠商很多都已經達到碳中和,再加上純電車款將依照節奏逐步推出,讓 VOLVO 對於實現永續目標目前評估仍認為相當樂觀。
▲圖:經銷據點更新採用可互補支援的空調雙主機,藉此達到更減低能源損耗的效果。
台灣這邊的經銷商則是透過進一步與政府合作進行碳盤查、碳減量的工作。
先是嘗試找出排碳的元兇 – 不僅是直觀的空調與照明用電,保養廠的空壓機設備的保養與更新也是重點項目!並且透過經銷商教育訓練、太陽能板持續建設、透過 AI 分析調節用電的 EMS 能源管理系統導入、汰換老舊設備與儲能系統規劃等方式積極降低碳排。
進而在去年達成銷售萬輛里程碑之下,依然能夠 38% 的碳抵減成績。甚至在為經銷夥伴省下電費的前提下,還有機會回賣電力獲得收益。
就 VOLVO 所提供的資料,在經銷商進一步將空調汰換後,現階段已經省下了 69 萬度電(約等於一個經銷據點一年的電力度數);VOLVO 在台灣的 7 個經銷據點達成了這樣的硬體設置(還有額外 3 個據點正在評估中,目標達到超過一半)。
其中針對空壓機的效率改善更提升了 5% 的能源效益、照明設備 LED 汰換也省下了 3% 的電力。都是攜手政府以積少成多的方式改善台灣營業用電碳排放偏高問題的具體成效,更是在車款電動化之餘,更進一步實現永續目標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