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搭載 Apple Silicon / M1 晶片的 Mac 包括 MacBook Air、MacBook Pro 與 Mac mini 在海外開賣(台灣還只能等等等 QQ),眾媒體包括消費者的各種測試心得都已經出爐。不過如果你期待的是其他更高階的 Mac 產品(或更低階?好像只剩 12 吋 MacBook?),現在看來這樣的願望應該有機會達成。因為蘋果高層訪談透漏,大家敲碗的其他 M1 Mac 產品有望成真。
▲圖片來源:Apple
蘋果高層訪談透漏,大家敲碗的其他 M1 Mac 產品有望成真
雖然蘋果在大多數公開的訪談中,基本都不會對未來的產品多做評論。不過這次三位 Apple 高層包括 Greg Joswiak、Johny Srouji 與 Craig Federighi 這樣豪華陣容,在 OM MALIK 的專訪裡所透露的資訊,倒是給出了許多值得參考的重點。
大家最關心的,就是蘋果是否也會為其他 Mac 產品線都帶來,Federighi 口中「方方面面更優越」的 Apple Silicon 版本。對於這點,他直接正面回應「這天終會到來」。
▲圖片來源:Apple
是說,就先前首度曝光的 Apple Silicon 的發表會影片中,早就可以看到採用 ARM 架構晶片的 iMac 出現其中(後續更有開發者版本的 Mac mini)。顯然更高階的 M1 Mac 桌機甚至是筆電產品,接著推出也不會太令人感到意外。但效能到底是否能像這次 M1 Mac 之於其他同級 Intel 處理器產品那樣的優越,就真的會是 Apple 自製晶片版 Mac 產品是否能攻入高階桌面產品市場的關鍵了。
▲圖片來源:Apple
他們也提到蘋果為了保持競爭力,從 iPhone、iPad 乃至於 Apple Watch 就已經是以自製關鍵元件的概念在開發產品,Mac 產品則是最後一個元素。指出自製晶片的優勢除了可讓軟硬體完美對應,更能以超前 3 至 4 年的概念進行設計,直接在公司內定義需求並密切合作開發專案,這都是與 Intel 或 AMD 等三方合作難以達到的。
▲ 圖片來源:Apple
Joswiak 提到這次的轉換並非一夜之間就可以完成,可能需要數年的時間才能完成。但倒是很有信心的認為,先前的重大轉換經驗其實是非常成功。個人認為,這並不是過分樂觀的看法 — 繼 PowerPC 到 Intel 之後,這次蘋果選擇在桌面系統轉至 ARM 看似大膽。
不過現階段單是在 Rosetta 2 轉換後的使用效率,就目前的幾個評測報告觀察都還算樂觀可用看來。Apple 針對這次的轉換所下的功夫,不僅是在幾乎可以無視原生架構支援的超強 M1 SoC 這塊;軟體也在幾個大系統更新的舖陳下提早做足準備。像是讓開發者更容易將 iOS / iPadOS 應用帶到 macOS Catalina 的做法,還有鼓勵開發者為 iPadOS 應用帶來更好鍵滑支援的方向,現在回頭看根本一整個都在軟體方面的全盤計劃內?
▲ 圖片來源:Apple
到了 macOS Big Sur 更是直接可以快速讓開發者啟動行動應用的移植轉換。為了 ARM 架構的 Mac,蘋果不僅以執行效率出乎預期好的 Rosetta 2,讓開發者可以有過渡 Universal app 通用應用的最佳緩衝;iOS / iPadOS app 的支援性,更是讓 App Store 海量應用有機會補足甚至是增加 M1 Mac 的可用性。
確保了轉換架構使用者「至少」能在足夠強悍(現階段還只是入門款…)的硬體,能得到接近以往的使用體驗。接著只要更多開發者願意轉換提供更高效的 ARM 架構原生應用,M1 Mac 的使用體驗則是將只會加倍的好(應該,小編是真的很想測試這次的 M1 Mac XD)。
▲ 圖片來源:Apple
只能說為了這最後一塊拼圖,蘋果真的是花了不止十年的工吧…(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