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選擇以 GT 之名打造自己的壯遊跑旅的車廠這麼多 — 甚至還有不少只是造型很一般的速可達。結果輪到 Gogoro 拿來用,突然就引出了許多對 GT 很有研究的人士,侃侃而談什麼是所謂的壯遊(笑)。是說,趁著今天的試駕機會小編也有詢問原廠 Gogoro GT edition 都會跑旅的產品定位到底為何。結果居然並非個人覺得的 2021 年式那麼簡單而已。
是說,這次半日跑了 100 公里的雨戰試駕了 Gogoro 2 GT 與 Gogoro 3 GT 後,個人也對於 1 系列之後的兩款 12 吋 Gogoro 換電車有了新的認識。繼續閱讀衝破都市灰色藩籬 Gogoro GT edition 試駕體驗。
衝破都市灰色藩籬 Gogoro GT edition 試駕體驗
簡單重點回顧一下週三的四款新車發表,這個定位為都會跑旅的 Gogoro GT edition 系列,主要特色就是新的水泥灰搭配黃色勾勒的外觀以及動力升級。雖然有人會說換湯不換藥,或者只是換色而已(7kW 馬達表示:把我當空氣?)。
不過其實 Gogoro 針對這個跑旅車系的定位,是在基本款與 S Performance 之間再新增一個介於中間的車款。儘管如此,小編是覺得這個動力更飽滿的動力系統,應該會是未來 Gogoro 白牌車型的標準配備,在不犧牲太多續航的前提下,藉此與 VIVA 車系拉開更多性能方面的差距。
所以在 Gogoro 2 GT / Gogoro 2 GT ABS / Gogoro 3 GT 上,他們特別在 6.4kW 與最高的 7.6kW 馬達之間,新增了一個 7.0kW 馬力從原本的 8.58HP 來到破 9 匹的版本;系列最高價的 1 GT,更是直上 S1 性能版馬達。算是兼顧性能與續航表現,而這樣的定位再搭配適合長途使用的椅墊。便是 Gogoro 認為可以兼顧日常行車與壯遊遠征的特仕車款 Gogoro GT edition。
就外觀上來看,Gogoro GT edition 不僅針對有顏色的烤漆殼與包括燈光儀表等部分有所著墨,其實在土除、內裝、儀表板飾板等黑色料件的部分,這次的版本也特別做出了細緻顆粒的霧黑質感。
個人很喜歡這個細節改進,也讓這系列車款具備了更好的質感表現。
2 GT 都有前置 USB 充電的配置。2 GT 在手套箱內;ABS 版本則是在龍頭左側。
趁著試駕也讓我們有機會可以近距離賞車。雖說灰色真的很容易在拍照時吃到現場光源而有色偏,不過不愧是對於車色相當講究的 Gogoro,這次的水泥灰無論是霧面或亮面質感的車殼,搭配幾個黃色的車色點綴,真的有展現出不同以往的氣質。
小編也觀察到,相對於 1 GT 整車都亮灰烤漆與滿滿霧面 PP 車殼的 3 GT。Gogoro 2 GT / 2 GT ABS 則是採用雙質感混搭的方式(全車以霧面為主,兩側磁吸側殼為亮面),也算是以 1 / 2 / 3 為節奏承先啟後的感覺。
Gogoro 1 系列車款依然經典,原本的銀色車尾廠徽則是改為燻黑的款式。
其他三款不同,1 GT 的椅墊為高抓力版本。馬鞍帶上面也有黃色的裝飾件。
這裝飾件其實還蠻顯眼的,試駕時跟在其他媒體的後方很容易就注意到車身兩側的小黃點的不同之處。
試駕體驗
大致介紹完了外觀,畢竟是以「讓壯遊猶如日常行車」為路線打造,這次 Gogoro 為 GT edition 四個車款所準備的試駕路線,直接就是 100 公里起跳的旅程。然後天氣還很差(Orz),一路只有一小段路比較乾可以稍微提高速度… 只能安慰自己,剛好試試 12 吋車款的雨天表現是否有改進。
大家最為關注的,應該就是這次的 7kW 馬達的動力表現如何。就這次試乘的車在全動力且有解鎖 Sport 性能方案的條件下,個人認為起步加速雖然沒有 S Performance 要強,但也還算是足夠脫離車陣使用。加速感大致上在 60~70kph 的區段也還算不錯 — 請原諒小編這次整路幾乎都大雨,沒機會測到尾速。
不瞞各位說,其實小編是第一次嘗試 1 系列以外的 PBGN 12 吋車款。這次試乘 Gogoro 2 GT 與 Gogoro 3 GT,對於前者的運動性其實感到有點意外的好。就算速度在山路上稍微拉起來,也還算能穩定應付彎道。
原本以為 Gogoro 會在座高更親民的 12 吋車款犧牲掉更多傾角,不過就這次短暫山路的試騎,會覺得原廠的設定以單騎來講並不差。而且就算在大雨之下,只要稍微注意電門的開度與不要有過深的傾倒,基本上都可以輕鬆應付路況。
懸吊表現比想像中的要吸震,這點也許與更有彈性更舒適的椅墊有關?不過必須要講,原本座高應該是很親民的 12 吋車系,在配上大腿支撐性更好的 AIRFLOAT 椅墊後,個人覺得在正常騎車的坐姿放下雙腳會覺得大腿比起以往的版本要稍微更「撐」了一點。
所以如果是平常身高腿長比較吃緊些的朋友,考慮購入這台 Gogoro 的話,可以建議到門市至少試坐一下,看是不是只要停車時稍微往前挪一點位置就能穩穩的踩地(小編是啦)。
有意思的是煞車的部分,不確定是不是單向雙活塞前煞車的 2 GT 可能新車還沒磨開的關係,似乎比後來試到的 3 GT(單活塞)煞車要弱些。至於 3 GT 騎起來的感覺,就覺得應該是因為椅墊比較長的關係,總覺得重心相較 2 GT 偏前面,感覺是會比較適合雙載騎乘的車款。
續航的部分,由於這趟 100 公里的旅程大部分都是雨戰的關係,大概都僅能作為基本參考。但從內湖到不厭亭的路上,基本上只有保險起見在瑞芳換了一次電,回程到台北其實也還有剩下三格電量。所以大致上在動力全開的狀態下,應付這樣程度的旅程並沒有遇到太大的續航問題。
結語
Gogoro 的車系一直以來(除了主打冒險風的 S2 Adventure 外 XD),都是以都會騎乘為主要應用的方向。但對於更善用 Gogoro Network 在台灣已經逐步普及到各地的能源網路這塊,他們應該也是漸漸更有自信。因此將基礎車型的性能提升至更高,讓更飽滿的動力表現可以給更多車主使用到。
Gogoro GT edition 是一款在實用之餘,也能應付偶爾跑跑長途的車款。它有著相對於 PBGN 入門白牌車款更飽滿的動力,價格卻不會像 S 系列那樣高貴,適合比較在意動力表現,但並不太介意原廠配的懸吊煞車的等級的朋友 — 其實這樣的人要麻是覺得夠用就好,不然就是反正都要改了(咦)。
Gogoro GT edition 現已啟動全台巡迴展示,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注意一下官網的活動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