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開箱評測的產品是小米頭戴式耳機,自從 2015 年 1 月公開發表到現在已經過了三個月,我就一直默默的在關注它的上市進度。主要這是小米首款推出的 Hi-Fi 頭戴式耳機,雖然一般普羅大眾對於耳機音質要求不大,但是各位可要知道,一但掛上 Hi-Fi 這個招牌,表示廠商對於聲音的執著和態度,也是對音樂絲毫妥協與屈服的發燒精神,只要稍有不慎就會打壞整個品牌形象!尤其小米頭戴式耳機訂價又只要台幣2495元,這又更加深了我對這款耳機的興趣。無論如何, 小米頭戴式耳機的訂價在一般頭戴耳機裡,只能算是入門級的產品,只是小米推出的東西,向來以高 C/P 值聞名,究竟這款耳機的表現如何?現在就請各位開始觀看開箱吧。
小米頭戴式耳機開箱與外觀
小米頭戴式耳機在外觀上維持極簡的白色包裝,翻開背面後則是可以看到一些簡單參數與特性:
小米頭戴式耳機規格特色
- 顏色:黑金
- 重量:220g
- 線控:控制音樂播放 + 接聽電話
- 線材:鍍銀無氧銅
- 線長:1.4m
- 插頭類型:3.5mm(鍍金)
- 喇叭阻抗:32Ω
- 耳機靈敏度:98dB
- 頻響範圍:20 – 20,000Hz
- 最大功率:50mW
台灣零售版的包裝與公測版稍有不同,官方將小米頭戴式耳機附送的高傳真耳罩、舒適性耳罩和便攜耳機袋放在配件盒內,讓開箱的心情隨跟著精緻大氣的包裝愉快了起來:
打開配件盒後,可以看到官方對於各種耳罩的細部解說;舒適性耳罩故名思義就是為了長時間配戴所使用,具有較佳的舒適性。高傳真耳罩使用海綿材質,雖然舒適性較差,但最能呈現聲音本質。至於耳機預設的小耳罩,則是擁有加強低音的效果。
內附的耳罩都有標示 L / R 的記號,方便用戶替換時不會搞錯方向,非常貼心!
替換耳罩的方式也非常簡單,只要將其逆時針旋轉 90 度就能輕鬆拆下。
小米頭戴式耳機提供質感很好的便攜收納袋和硬殼收納包,有效防止耳機被硬物壓壞,整體誠意十足。
詳細配件除了耳罩外,小米官方也提供採用鍍銀無氧銅線的高傳真耳機控制線、這款控制線除了內置收音效果更好的 Knowles MEMS 麥克風外,也使用 Kevlar 材料保護線材本體抗拉扯和纏繞的特性,另外還有航空用轉接插頭和 6.3mm鍍金音源轉接頭,讓用戶方便從 3.5mm切換到更加專業的耳擴系統。這麼豐富的配件又讓我感到吃驚了!
說到小米頭戴式耳機頭的外觀,個人覺得除了大氣之外,對於它的音腔設計也感到莫名親切,因為我學生時代第一支頭戴耳機就是 GRADO SR80,乍看之下這款小米頭戴耳機,非常有價位將近一萬塊的 GRADO SR325 的味道,但是它用的鋁合金材質又更上一層。各位要知道,一個好的音腔設計可以大幅降低音頻諧振對音質的影響,對於忠於音樂本質的發燒友,也是入手一款耳機絕對會納入評比的一部分。
小米頭戴式耳機頭帶內含不鏽鋼頭梁支架,除非故意重壓,不然還是非常可靠的,另外頭帶採用質感不錯的 PU 仿皮革包覆,實際觸摸雖然和一般皮革稍有不同,但同樣具備很不錯的質感。
一款耳機的靈魂所在,主要在於它的單體品質,小米頭戴耳機使用 50mm的大尺寸單體,這顆單體的特色主要使用航太科技大量使用的”鈹”,其重量僅為鈦合金振膜的五分之二,聲傳導速度卻是鈦合金的 3 倍,相信在高音方面的表現會很令人期待。
最後要跟大家提到是,官方在設計小米頭戴式耳機之初,就希望它是一款能夠大小通吃的耳機,所以實際成本的輸入阻抗只有 32Ω,低阻抗的主要優點是(沒有絕對)無需餵它耳機擴大器,也能在一般手機、平板或 MP3播放器得到不錯的音質表現。
結語:
小米頭戴式耳機是由台灣人成立的加一聯創(One More)代工生產的,它和小米活塞耳機算是同門師兄弟,這也算是另類的台灣之光吧?!我會將小米頭戴耳機分開寫兩篇的主要原因在於初次開聲時,其實它的初期的音質表現並不是很優,除了音場不夠大外,高音也不夠通透,中頻更跟現在台灣年輕人領到 22K 的感覺一樣悶悶的,至於低音的回彈好似打到牆壁般,沒什麼彈性。所以還是決定先褒個 200 小時再來跟大家分享吧!
音質請看「平價也能享受音樂小確幸-小米頭戴式耳機開箱評測(音質分享篇)」這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