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歐姆定律,當能耗增加,熱也會伴隨增加。電子產品必須有電流通過運作,所以只要使用時就會產生發熱現象. 隨著手機處理器邁入八核心及4G高速上網時代,如同把一台全功能的電腦擠到100公克左右的狹小且無散熱裝置的空間中,手機發燙問題越來越令人擔憂.
▲ 圖片引用來源
根據國際安全標準UL/IEC 62368-1的規定,手持式裝置的表面溫度僅可達到攝氏48℃,倘若過熱就可能會有燙傷、電池損害..等安全疑慮. 換言之, 智慧型手機使用時溫度不能超過攝氏48℃, 否則就是過熱,有安全問題. 不過, 根據網路網友測試, 使用高性能處理智慧型手機, 手機表面溫度是有可能超過攝氏50℃以上的. 以下針對手機過熱的原因與預防之道, 做簡要說明:
1. 手機過熱的原因:
手機只要使用, 因為產生功耗, 就會有溫度. 智慧型手機在一般上網或通話使用時手機溫度在攝氏35~40℃微溫狀態是正常的, 但若持續超過40℃以上就算過熱現象, 若超過48℃以上則有安全性的疑慮. 手機為何會過熱? 主要原因如下:
A. 高耗能的APP軟體運作(如玩3D遊戲或播放影片)或大量資料傳輸造成CPU持續以高負載運行
B. 邊充電邊玩遊戲或通話
C. 使用不良的鋰電池或品質不佳的山寨機
D. 手機通訊軟體秀抖故障
由於目前智慧型手機大都具備多工功能, 使用耗能的APP軟體(如遊戲、Flash、相機、看影片或大量資料傳輸), 手機溫度將會持續飆高到40~50度. 台灣網友實測Samsung S4, 溫度最高可達54.8℃.
Note: 以上圖片引用自於mobile 01 恍惚飄渺
2. 手機過熱的後遺症:
手機超過攝氏43度以上, 對於皮膚敏感的人就有可能產生皮膚微燙傷的現象. 當手機溫度超過45度以後, 電池的耗用將會加速, 且有電池安全與燙傷人的疑慮. 以下是手機過熱的安全疑慮說明:
A. 皮膚微燙傷
報載:有女子用手機通話半小時,緊貼手機的左臉頰發生被燙傷。台北慈濟醫院皮膚科醫師李承鴻說,該女子左臉頰有輕微燙傷,且因其燙傷部位是昨晚她持手機貼臉頰位置,判斷是被手機燙傷。所幸女子用藥3、4天後已痊癒。醫生指出這名女子皮膚對冷、熱較敏感,這也可能是她被燙傷原因,建議民眾使用手機通話最好勿超過15分鐘。
B.電池損害:
溫度是鋰電池壽命很大殺手, 鋰電池一般要求充電時應處於環境溫度45℃以下, 放電時的環境溫度必須在60℃以內. 根據理論, 鋰電池溫度每升高10℃,化學反應速度將活化提升兩倍, 將會導致電池自放電率(Self-Discharging Rate)提升, 將會造成電池耗電會加速. 溫度太高若超過45℃,就會破壞鋰電池內的化學平衡,導致鋰電池中的不利副反應與產物被激化出更多熱反應, 觸發更多危險情況發生。
另一方面, 為了手機更薄, 不少手機採用鋰聚合物電池. 鋰聚合物電池雖然能夠透過彈性的包裝吸收熱膨脹的能量,可是隨著聚合物包裝的膨脹,卻有可能擠壓到電路板與其他零件,容易造成手機內部電路的短路或電弧產生。電弧能夠產生超過攝氏20,000度的高溫,將可能點燃其他聚合物材料及點燃軟包裝鋰聚合物電池的電解質,造成手機燃燒的危險。最近iPhone5c電池傳出燒傷美國緬因州少女新聞, 雖然這件意外很有可能是少女放在褲袋不慎坐斷手機導致手機內部電路的短路或電弧產生所造成. 不過, 不可諱言, 當手機越來越薄型化的設計, 讓電池與機殼之間的安全間隙變得越來越小,起火與爆炸的危險與壓力也會因而增加。
3. 如何避免手機燒燙燙?
若要手機性能好, 又要手機溫度不能太高, 魚與熊掌很難兼得. 當使用高耗能App軟體或觀看影片時, 手機發燙將是無可避免. 雖然多數國際手機大廠針對其高性能旗艦手機除了在手機散熱設計上通常會多加考量外, 也會針對手機過熱問題有保護措施, 以避免手機溫度超過60℃以上. 由於手機內建的相機與GPU 為避免手機溫度不至於失控. 以下安全使用習慣, 請特別留意.
A.避免邊充電邊玩遊戲、看影片或通話
B.避免使用來路不明的非原廠電池或山寨機
C.避免長時間通話將手機緊貼臉頰,若有長時間通話需要可使用免持聽筒耳機
D. 關閉不使用的程式及降低下載會持續資料傳輸或自動更新的App程式
E.避免使用散熱不良的保護殼
F. 避免長時間使用高耗能的App程式或軟體. 手機若已發燙, 請關閉使用中的App或影片. 最好先關機, 讓手機溫度恢復正常後再繼續使用.
小丰子3C俱樂部Facebook粉絲團上線了, 歡迎加入, 分享最新3C科技與電信資費訊息:http://www.facebook.com/olivertublog
延伸閱讀: